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学生自治管理尝试

发布时间:2021年01月08日发布人: 来源: 浏览次数: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学生自治管理尝试

——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电子商务技术专业

学生管理案例

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尝试举措,目前以教育部牵头组织的国家级第一、二批学徒制试点工作已经相继完成验收,共有65所中职院校、254所高职院校、17家行业试点牵头单位、19个地区以及13家试点企业顺利完成项目验收,其实际应用效果和推广成效也逐步体现。与西方国家“双元制教学”理念相比,我国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更加贴合目前国内企业用人和当前经济环境发展的需求,这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开拓创新的尝试,其积淀下来的培养模式、“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亦是我国职教行业的宝贵财富。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现在同样临近总结验收期,这是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的收官阶段,吸收第一、二批试点项目的宝贵经验,同时紧密结合专业、行业实际情况,我校现代学徒制电子商务技术专业试点项目目前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技能提升路径和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等方面摸索出了一些实施经验,其中针对现代学徒制项目成立的20182019级试点班,在校企导师中抽调成立的学生管理团队针对现代学徒制独特的工学交替培养路径,大胆尝试了职业院校内的“学生班级自治”的学生管理模式,为我校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增添了亮点。

1.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学生管理工作困境

现代学徒制的创新培养模式,要求校方联合企业共同进行招生招工,使招生的学生具备双重身份——在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学徒(培养期间)。这就要求校企联合培养过程中要将工学深度结合,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和文化知识的同时,在企业以学徒的身份应用实践理论知识,提升职业技能。鉴于这种工学交替的模式,学生的半工半读的大学生涯,势必为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

1.1 学生的角色定位不清晰

和正常在校生相比,现代学徒制试点班的学生在校时间明显减少,其“在校生”的身份被弱化,参与的社团活动和“第二课堂”学习时间与第一学段相比有所下降。因此学生的角色定位开始逐渐变得不清晰。于此同时,在企业实践期间,学徒的身份也和企业在职员工身份有所差异,容易造成学徒群体“边缘化”的自我定位。工学交替环境下,两种身份未能得到有效识别,使得学生(徒)的角色定位不清晰,这是在试点班的班级管理和学生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首要问题。

1.2学生的学习生活压力明显提升

工学交替的育人模式,使得学生(徒)在第二学段时,只有三分之二的时间进行在校学习,而另三分之一的时间则要在合作企业进行岗位认知和岗位轮训。在校学习时间缩短,就意味着,学生(徒)需要有更加高效的学习方法和精力投入,其学习压力较之普通在校生明显提升。而在企业内进行实习实训过程则要求学生每天需要高度专注于完成实习实训任务,结合其通勤时间成本的付出,其生活节奏明显提升,压力随之而来。

随着学生(徒)的技能提升,实习实训工作有了新的要求,在第四学段开始,学生(徒)开始在企业内进行定岗实训。在该学期,学生(徒)需要一个长期、稳定的时间来完成定岗实训任务,结合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的人才培养方案,每名学生(徒)需要有半个学期的时间在企业,而另一半时间则完成把本学期的在校学习任务。上述的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压力进一步提升。

118级电商专业现代学徒制培养阶段

1.3心理预期和正向反馈弱连接

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的规划,我校第一学段的学习任务主要集中在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中,结合我校招生的实际情况,现代学徒制的校企联合招生招工以及学生(徒)的考察工作放在本学期内进行。而试点班级的组建放在了本学段末。经过一系列的笔试、企业参观认识和企业导师面试等选拔环节,最终只有少量的学生能够进入试点班中进行学习。较高的选拔标准和过程给学生(徒)带来更加明显的心理暗示,同时带来的也是对未来学习生活更高的心理预期。

而这种心理预期在第二个学段工学交替的育人模式中,高强度的学习任务、紧张的生活节奏使得学生(徒)容易形成心理落差。而此时,学习成果尚未在学生(徒)自身上显现,新型育人模式中提倡的“打造符合企业所需,行业所急的新型技能人才”之正向反馈亦与学生的心理预期未能形成强链接状态。

1.4分组实施实习实践下的班集体概念弱化

基于合作企业的现状和工学交替的学习模式下,我校现代学徒制电子商务技术专业试点项目实施小组在校企合作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提出“教学相长”的学习模式,即分组分批次进入企业进行实习实训,以组间层次明晰的学习阶段环境打造小组间相互辅导、技能竞争的学习氛围。因此在学生(徒)分组完成岗位认知、轮岗跟训和定岗实习等阶段,试点班不再以集体形式进行统一行动,其班集体的概念在试点班中被弱化。这就给班级管理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造成了新的难题。

2.学生自治管理的尝试

基于上述分析的关于试点班的班级管理困境和学生管理工作难点,试图从常规的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角度去开展工作——诸如大力开展学生心理疏导工作等形式——已难以完成学生心态修正、系统科学的班级管理工作等任务。因此,结合试点班分组进行实习实践工作的现实状况,以培养学生(徒)的团队工作意识为出发点,决定打破现有传统的班级干部任命形式,不再选举任命班长、团支书等班级干部,而是采用学生班级内部管理自治的形式完成班级管理等工作。

2.1小组内部自行完成职能分工

班级管理首先以分组的形式开展,结合学生(徒)实习实践阶段时间要求和岗位配置,分阶段进行班级内部分组。具体分组方式为:学生自发完成,根据小组内的职能要求和岗位要求,最终在班级内部完成商议决定,并报备给班主任和校企导师团队并陈述团队组建理由。从导师团队的管理角度出发,坚持以小组分阶段混合编排,使每位学生(徒)面临新的团队和搭档组合为原则,不过多介入和干预学生分组安排。

小组内部职能组成在班级会议中分析决定。小组内部职能分工,由小组商议完成,并可决定在一个单位的实习实训阶段内,更换小组内部职能分工。例如在岗位认知和轮岗跟训阶段,试点班按照岗位配置要求,分为四组,分批次进入企业完成实习实训任务,在此阶段,班级会议分析得出,小组的管理职能主要由:“安全组长”负责监督提醒小组的通勤、实习实训等过程中遇到的安全问题,并定期向班主任和企业导师汇报情况;“学习尖兵”一般为两人,负责对其他小组完成在校课程课业辅导职能;“技术能手”负责小组实训任务完成情况每日汇总和组间岗位衔接等职能。校企导师团队对小组内部职能的分工不做干预,而班主任只在班会中对小组职能组成讨论的过程中担当主持人的角色。

218级现代学徒制电商班 学生自治第一次管理会议

2.2班级管理职能分工

结合以往的班级管理中班级干部任命,一般由以下几项职能组成:班长,负责班级日常管理事务;团支书负责团员活动、团课活动和党员发展先期活动组织;学习委员负责向任课老师联系,收发课程作业等;生活委员负责组织学生课余生活以及生活管理等。其他的职能如学生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学生管理社团和学生管理部门老师的联络对接等也会在上述几项职能或新的职能干部安排中体现,如体育委员。而在试点班的班级管理过程中,因为班级集体概念相对被弱化,同时多数时间的集体活动(如集体通勤、完成实习实践任务等)以小组的形式来实现组织管理,常规的班级干部任命不再适合试点班的班级管理工作。同时,鉴于学生(徒)的培养过程,班集体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或实习实训任务的环节较少,一旦设定具体的班长或其他班干部职能后,便可能出现“用时不在岗”的情况,大量的、频繁的班级管理事务交接势必也会造成工作效率的下降。

因此,在试点班级中,不再具体任命班干部职能,而是将上述职能细化后,每项职能设置AB角色来共同担任,不再具备对应“权利”,而是以共同管理、共同服务班集体为出发点,完成班级管理工作职能。对应每项职能,设置两人以上共同承担,避免一人在校、一人在岗时出现班级管理工作推进迟滞等现象,同时相对降低了低效沟通时间。

318级现代学徒制电商班 学生自治管理组织示意图

2.3 班级活动组织与社团活动的参与管理

基于上述班级管理工作以学生自治为主导,试点班的班级活动如主题班会、团队建设和技能比赛等,都以学生为策划人、发起者和参与者。活动策划案交由学生管理部门备份,活动成果如常规班级管理会议商议结果、主题班会成果、团队建设活动记录等均面向全体学生(徒)分享。

在校内社团活动的组织参与中,一般由对应学生社团联系职能负责人来进行对接和组织。针对作品征集类社团活动,积极号召活动期内在企业的学生进行远程参与;针对大型学生活动如迎新晚会、运动会等,号召特长学生重点参与。

418级现代学徒制电商班 素质拓展活动

3.学生自治管理成效

在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电子商务技术专业的校企导师团队的指导下,试点班的班级管理活动大胆采用了学生自治的形式,以学生为主导,完成自我管理。其主要收效表现在学生的角色定位弥补和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等方面。以主人翁的角色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学生的自主管理空间加大,其班主任的管理意志相对弱化,增强了学生(徒)的角色参与感。

3.1学生身份定位明晰

学生自治管理首先影响到学生心态开始发生变化,学生有更大的自由度去决策小组组织管理形式和职能分布。以“班级管理活动决策的主要影响者”的角色身份来强化学生(徒)的在校生角色,人人可以参与到班级管理活动中,皆被赋予职责,其班级活动和校园社团活动参与度明显增加。

以主角角色来赋予学生的身份定位明晰,不仅仅表现在校园内,其在公司作为学徒身份,以自我管理为主导强化学徒的自我约束力和自我主导的管理能力。虽然不能从本质上改变学徒与企业在职员工的角色差异,但自我管理的心理变化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学徒角色主流化的趋势。学徒身份不再以“边缘化”的面貌示人,而是以一种独特的身份象征而存在。

3.2班集体概念以分组和学生自我管理的形式得到强化

根据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电子商务技术专业的实习实训模式,势必造成班级不能经常形成集体统一行动的局面,因此索性在班级内部以分组管理的形式,去强化班级概念。同时,学生自我管理的参与度,使学生的班级概念以主人公心态的形式得到加强。班级内多数重大决策皆出自学生之手,以学生的身份去考虑学生管理,其决策和相关规定会更加贴合学生主体,其执行效果得到了有效的保证。同时,班级规定由学生商议制定,学生对其理解和认可程度自然更强,因而执行上的动力和主观能动性自带优势,这是强制性的规定所不能比的。而在学校和企业出台的学生(徒)管理制度,皆在班级管理会议中单独讨论过,学生(徒)对规则的理解程度更加深刻。

4.总结

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电子商务技术专业实施团队,采用学生自治的形式完成试点班的班级管理和学生(徒)管理,这在工学结合的背景下,是一种应对新型育人模式的创新,但同时也有一些经验和不足之处的总结。

首先,推行学生自治管理并不是所谓的“大撒把”,班主任和校企导师管理团队可以放任学生不管,而是需要更加成熟的管理技巧,尊重学生(徒)的主体角色,合理引导学生完成自我管理。基于这样的认识,在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实施团队单独指定了班主任和对应的校、企职业导师组成试点班学生管理小组。学生自治管理过程中,管理小组需要时刻把关班级管理决策,合理引导学生有序开展管理工作,逐步培养每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管理能力。事实上,学生管理小组在试点班的管理过程中,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来完成学生管理范围的划定,平衡和修正学生决策的出发点和执行过程之间的矛盾。

同时,项目实施与校方学生管理部门紧密联系,给出学生自治自管的空间。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的实施离不开校、系两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在创新完成学生自治管理的学生管理模式过程中,学管领导和老师对这一举措给出了充分的肯定,并在学团活动联络人经常更换等问题上,理解并支持这一行为,为学生管理小组在进行管理模式探索注入了强心剂。

但同时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在学生自治管理的基础上,打造一个具有内驱动力的学习型班集体?这是在学生(徒)开始全职进入企业实习的时期,我们需要考虑的。一个班集体,不仅仅需要完成学生在大学时期的管理职能,同时相信也是很多大学生活记忆的载体,笔者作为现代学徒制试点班的班主任,期望能够在学生进入实习期后,能够将班集体打造成一个具备内驱动力的学习型组织,为学生(徒)的技能提升、职业发展继续保驾护航,增添前进动力。

上一条:校企共推云端复课、学徒助力复工复产

关闭